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7:21    次浏览
1基础饲养1、饲养方式大体分为室外开放式和室内封闭式两种:室外开放式包括沟式、棚式、庭院式等,让其在保护圈内,类似于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繁殖。室内封闭式养殖可用土盆、塑料盆、木箱、水泥池、桶、缸、罐等,用纱罩、湿布、薄膜封口,保温保湿防鼠害。室内封闭式饲养便于温度、湿度的调控,加上充足的饲料,不仅可解除蜗牛的冬眠,而且可达冬繁冬养的目的。室内饲养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闭四周,以保持温湿度。▼ 2、饲养土的制备①复合菜园土:未污染的田园土30%、沙土30%,黄沙20%,煤渣灰15%,石粉5%,混合粉碎,经太阳曝晒3~5天消毒、杀虫后,过筛,然后加水使湿度在40%左右,即一捏成团,一击就散。盆内土厚度为:成蜗10cm,生长蜗7cm,幼蜗3cm,饲养1~2月更换1次。②海绵替代法:在池、箱等底部铺1层5cm的海绵,并保持4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即可。每天清理残食,每3天清理1次粪便。▼ 3、饲喂方法对1月龄内的幼蜗,应喂些鲜嫩菜叶,精饲料用开水烫软粘在菜叶上,每天喂1次,最适温度应控制在25~30℃,日夜温差不宜大,喷水时不要直喷幼蜗。生长蜗除青料外,要多投精料,并添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剂。每天饲喂量为蜗牛体重的7%~10%。饲料应放入食架或食盆,以便清理残渣。放养密度随个体增加由密到稀,每平方米400~200只。60×30×25cm的饲养箱可入养100只,5~6个月后,壳高4cm,体重40g以上时即可采收。▼ 4、越冬管理在人工调控温湿条件下可解除冬眠。如饲养条件达不到,在气温下降到15℃左右时,要因地制宜进行保温处理,如果转入室内、饲养土加厚至25cm,外围棉絮保温。5、繁殖技术白玉蜗牛雌雄同体,异体交配。人工养殖只要控制好温、湿度,一年四季均可繁殖。▼ 幼蜗牛6月龄达性成熟,交配受精后10~15天产卵,多将卵产在洞穴内,菜叶上或海绵上,呈团块状。卵为椭圆型,有乳白色石灰质外壳,比绿豆稍大。每次产卵100~200粒左右,年产3~8窝。卵产出后可收集放入盆内或木箱内孵化,卵上面的粘液、粪便等不必擦洗。卵的下面垫饲养土并在土上覆湿棉布或海绵,把卵均匀排放上面,盖上湿布,然后用塑料薄膜封住盆口,8~15天可孵出幼蜗。 孵化时必须保持温度20~30℃,湿度80%~90%。2病敌害防治一、病害的防治在养殖期间,要经常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,对活动呆滞或不活动者,取出用清水冲洗后,仍不能恢复正常活动和取食者,一般都视作病态蜗牛。对于病态蜗牛,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溶液加万分之四的苏打合剂进行冲洗,消毒灭菌。在饲料中加入千分之二的氯霉素,连喂数天。若仍不能康复,则要区别下列病害,对症治疗。▼ 1、 结核病:在池土霉变的环境中易得此病,有一定的传染性。除保持饲养室的通风透气外,定期用抗菌素稀释液进行防治,连续喷洒3天。2、 烂足病:真菌性皮肤病。腹足受外伤后感染所致,可用千分之四的高猛酸钾溶液对病蜗牛的软体进行消毒,并涂以金霉素眼膏,每天一次,约3~4天可治愈。3、 壳顶脱落病:常见于木箱繁殖过程中,主要是无土养殖,投料单一,缺乏矿质营养及维生素等造成。可改用池土养殖,补足矿质营养元素,微量元素和生长激素等。▼ 二、敌害的预防自然界中的鼠类、鸟类、蛇类、蚂蚁、蜈蚣、螨类等,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白玉蜗牛。在人工养殖过程中,对蜗牛危害最大的是壁虱、蚂蚁和老鼠。1、壁虱:壁虱也叫瘿螨,聚集于蜗牛的贝壳及软体上,使之消瘦,直至死亡。从防治来说,首先是控制环境,抑制壁虱的大量繁殖,更换池土,清除蜗牛体上的壁虱,池槽内可以用过氧乙酸稀释液进行冲洗消毒。▼ 2、蚂蚁:蚂蚁大量聚在蜗牛的螺口部,伺机叮咬蜗牛的软体,尤其是幼龄蜗牛对蚂蚁的抵抗能力很弱。从预防来说,首先是堵塞蚂蚁洞,捣毁蚂蚁巢;对侵入池内的蚂蚁,可用骨头、糠屑等诱歼之。还可以用氯丹粉50克,加粘土25克,用水调制成糊状,然后,用毛笔或刷子涂于池外四周,在靠近地面处画一条线,可以有效地防止蚂蚁入侵。3、老鼠:老鼠会直接吞食蜗牛。所以,对饲养室、池槽的孔洞等都要用水泥、石灰堵塞;饲养池、缸、木箱都要加盖,也可以用磷化锌毒杀。